<strong id="q3uk6"><source id="q3uk6"></source></strong>
  • <button id="q3uk6"><acronym id="q3uk6"><input id="q3uk6"></input></acronym></button> <dd id="q3uk6"><noscript id="q3uk6"></noscript></dd>
    <em id="q3uk6"></em>
    <tbody id="q3uk6"><center id="q3uk6"></center></tbody>
    <span id="q3uk6"></span>
  • <dd id="q3uk6"></dd>
    
    
    1. <rp id="q3uk6"><object id="q3uk6"><blockquote id="q3uk6"></blockquote></object></rp>

    2.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城市 > 中山分站 > 最新動態

      中山:招商捷報頻傳 開工熱火朝天

      2023年03月02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建華控股回歸中山、扎根中山發展的實際行動,為中山企業家們作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感謝許景新先生、建華人熱愛家鄉的情懷!”2月17日上午,在中山市人民政府與建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建華控股”)舉行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山市領導班子起立,向企業家致謝。

        這是中山2023年招商引資征程上的重要一刻——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制品與技術綜合服務商建華控股有限公司回歸中山,在小欖鎮投資10億元設立建華(中國)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

        中山企業回歸,是市場的選擇,更是營商環境改革的勝利。

        戰鼓再擂,聲聲入心。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沖刺,中山比任何時刻更知時間之迫切、任務之重大、挑戰之艱巨。

        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以前所未有的決心突圍,中山比任何時刻更知“跑”的速度、“爭”的信念、“拼”的干勁。

        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砥礪前行,中山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每一個腳印都鐫刻著攻堅克難的韌勁、創新的激情、奮斗的艱辛。

        2023年的春天,中山再次吹響“攻堅突圍、爭創一流”動員令,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速度越來越“快” 最快8分鐘“拿地即動工”

        中山越來越“快”。

        開局兩個月來,中山招商引資接連實現重大突破:明陽集團、三花控股集團合計180億元新能源制造項目相繼落戶;與廣發證券簽訂合作協議;與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旭日國際集團進一步探討合作……

        簽約效率越來越高,招商頻次越來越密,審批效率越來越快:將營商環境改革作為改革“頭號工程”,在中山開辦企業流程縮短至一個工作日、企業最快8分鐘可“拿地即動工”,超1700多項政務業務“指尖可辦”,100項高頻服務能夠“秒批”,企業訴求還能通過“書記市長直通車”直達市委書記和市長案頭。

        “企業有增資擴產需求,有總部建設需求,可以直接報給我,我和市長當好你們的服務員,當好你們的后勤部長,幫助你們以最快的速度落地項目?!?月28日,在中山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對企業的“喊話”,也開啟了中山“高效服務企業2.0”版本——

        留電話、加微信成為政企互動熱潮。

        很快,一場不同尋常的訪企入廠行動,在中山全市鋪開。按照要求,各鎮街黨委一把手與規上企業至少“握一次手”,既是聽訴求,也為找方案。

        很快,一場并聯審批、集中審批營商環境改革即將開啟。中山市長肖展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中山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設立“企業服務1號線”,依托12345熱線設立企業服務專線,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和閉環處理機制。

        打出“公布號碼+入戶走訪+深化改革”組合拳,有撐企信號,有強企舉措,有制度保障。在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看來,市鎮“一把手”集體喊話企業并公布手機號碼不僅是一種表態,更體現了城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市委書記、市長成為企業“首席服務官”,給了企業信心和底氣。

        2023年,中山人始終提著一股“氣”。

        這股“氣”,是不甘落后的志氣,是奮起直追的勇氣,是敢于突圍的士氣。

        空間越來越“大” 計劃整備1.5萬畝工業用地

        中山越來越“大”。

        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了——今年中山將持續深入推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重點由“以拆為主”向“拆建招并舉”轉變。

        空間有了,企業增資擴產也就動起來了。根據計劃,中山將實施工業投資倍增計劃,加快明陽新能源、比亞迪二期、臺光電子、三花新能源、華帝智能廚電等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大力支持本土企業增資擴產。與此同時,將重點推動北部智能家電產業園、西部智能制造產業園等片區改造。

        當前,通過五輪集中“工改”拆除行動,中山已經交出拆除整理超1.4萬畝土地的成績單,新招引近110家企業,服務超140家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新增投資近650億元。今年,中山全市計劃整備1.5萬畝低效工業用地,相較去年1.3萬畝的全年任務增加了2000畝。

        “工改”讓開發強度大的鎮街看到了新的希望,也催生了新的觀念。今年年初,中山市沙溪鎮龍瑞村召開了一場村民代表大會,以100%的高同意率作出一項決定:將村集體一塊商業用地轉變為工業用地。目前,該地塊已完成改造方案初稿編制,也是沙溪鎮首宗“商改工”項目。

        無獨有偶,在北部片區的南頭鎮,近日也完成了中山全市首宗政府收儲百畝級“商住地轉工業地”項目。通過推動南頭城建公司參與“工改”,南頭鎮將鎮屬107畝“商住用地”轉為工業用地。

        有了空間保障,產業版圖越來越大了:今年,中山將實施制造業當家和招商引資兩個“一把手工程”,目標是聚力支持高成長性企業發展,力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少于600家;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0個、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總投資超10億元產業工程項目共45個。今年1—2月,中山新開工數量快速增長,新開工重點項目123個,數量比2022年增長95.2%,為開局戰奠定基礎。

        對內,夯實制造業家底;對外,引進大項目大平臺,中山新“十大艦隊”揚帆起航。

        2023年,中山人始終憋著一股“勁”。

        這股“勁”,是重燃激情的干勁,是敢為天下的闖勁,是厚積薄發的后勁。

        士氣越來越“燃” 超常發力推動三大攻堅

        中山越來越“燃”。

        拼經濟就是拼作風、拼精氣神、拼擔當作為。中山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相互學習、相互競跑,競的是干部隊伍的精神狀態,競的是干部隊伍的作風、素質。咬定目標不放松,中山必須重燃“殺出一條血路”的干勁和血性,以超常規之舉開創工作新局面。

        1月25日大年初四,全省首趟由政府組織的返崗專車跨越300多公里,從廣西梧州順利抵達中山南頭。起步就是沖刺,中山是全省最先“走出去”為開局拼經濟“搶人”的城市。

        1月30日,繼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后,中山發起三大攻堅,擂響2023年高質量發展戰鼓:上午,2023年第一批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項目集中拆除暨第一季度制造業項目集中動工儀式舉行,94個制造業項目集中開工,動工項目數和投資額是去年同期的3倍;下午,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暨水污染治理兩大攻堅戰推進會召開,在去年破局的基礎上再攻堅、再突圍。

        聚焦制造業,是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石;力推“工改”,是為高質量發展謀求空間;決心“治水”,是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底色。

        全市上下人人擔當“招商員”“服務員”“店小二”,一批批優質制造業項目紛至沓來,一個個高端項目選址安家。

        越來越多的本土龍頭制造企業果斷謀劃就地增資擴產,堅定探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立志打造新的“燈塔工廠”。

        “工改”“招商”“項目落地”深度結合、無縫對接,大片低效用地上重新畫下新的藍圖,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三大攻堅開局,三步并作一步走。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是一場接力跑。今天,中山人民的使命愈加光榮、任務愈加艱巨、挑戰愈加嚴峻。中山深知,唯以坐不住、等不及的緊迫引領全市上下破浪前行,方能在千回百轉中尋找出路,在千難萬險中向前挺進,在千磨萬擊中奪取勝利。

        這是屬于奮斗者的新時代,這是每個中山人的新征程。

        數讀

        2023年全年重點項目329個,總投資達5082.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91.5億元

        基礎設施類項目87個,總投資286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84.1億元

        產業工程215項,總投資199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2.0億元

        重點產業工程項目數量達215個,總投資超10億元產業工程項目45個

        新開工重點項目123個,數量比2022年增長95.2%

        一季度超90個制造業項目集中開工,動工項目數和投資額為去年同期3倍

        一線案例

        企業回歸成熱潮 “我們看好中山”

        2月17日上午,中山市人民政府與建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建華控股”)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標志著中山企業回歸邁出了具有標志性的一步。

        根據計劃,2023年建華集團計劃在小欖鎮投資10億元人民幣,設立建華(中國)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整合集團的客戶資源、供應商資源,發揮集中優勢,服務大客戶的國內供應鏈管理。大宗商品國際供應鏈管理項目落地后,將在一年內預期實現營業收入不低于10億元,預計5年內營業收入不低于200億元,10年內營業收入不低于500億元。

        “欖商企業家身上‘時時想著中山發展’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濃烈的家鄉情懷,讓中山市黨政班子和全市人民都很感動?!惫暮1硎?。

        當前,中山市正大力推動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為企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發展空間,全市上下無私高效服務企業發展的氛圍已經形成,中山市委、市政府正以最大的決心、最強的力度,全力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

        建華控股1992年始創于中山小欖,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建材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建華控股創始人、董事長許景新表示,建華控股是從小欖走出去的企業,生于斯、長于斯。此次在小欖落地供應鏈管理項目,建華控股將與家鄉共謀發展,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實現規模的跨越式增長,并逐步拓展國際、國內供應鏈管理業務類型。

        此外,有更多從中山走向全國的企業宣布“回歸”:在今年1月6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歐普照明總裁馬秀慧表示,歐普照明將在民眾街道投資建設華南總部基地,繼續以智能化、科技化、專業化作為支持,服務大灣區,服務全球;欖菊生產總部智慧工廠建設快馬加鞭,華帝廚電數字化智能化產業園“花落”永寧工業大道工改項目……

        “希望我們一起努力,用我們的激情、汗水、智慧,為家鄉的發展助力?!痹诓痪们暗男戽傕l賢座談會上,知名欖商何伯權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的情懷。

        “我們看好中山!”近年來,走出中山、走向全國的企業家,正在走上回歸之路。

        新的征程

        今年重點項目329個

        總投資超5000億元

        把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在新的高度挺起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2023年新春開局戰,制造業成為中山突圍“先行兵”。

        在2023年第一批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項目集中拆除暨第一季度制造業項目集中動工儀式上,中山全市94個制造業項目集中開工,動工項目數和投資額是去年同期的3倍。

        本次動工項目涉及新能源、智能家電、燈飾照明等產業集群,和勝新能源汽車主體結構件先進裝備制造項目等一批質量高、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將為中山全市促進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為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2023年新春,中山以全力拼、奮力搏的姿態沖入開局戰。今年,中山市共謀劃2023年重點項目329個,總投資達508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91.5億元。

        其中,基礎設施類項目87個,總投資286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84.1億元,占年度計劃比55.5%。其中,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中山段)列入年內開工計劃,該項目向北與廣州地鐵十八號線貫通運營,銜接廣州、中山、珠海三市中心城區。這一項目也是中山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的重要支撐,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網絡,促進區域合作、灣區融合,促進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體化建設。

        產業工程項目方面,中山今年共安排215項總投資199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2億元,占年度計劃比40.9%。其中,中廣核中山科研基地項目投資25億元,將建成集研究、試驗和成果轉化于一體的新型科研基地;莊嚴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投資的莊嚴芯城項目,將建設集成電路及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孵化中心、跨境電商及電子交易商貿中心、芯片封裝測試基地;擬投資超10億元的英威騰華南區產業基地項目、中山銘霖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智慧終端顯示總部基地項目、和勝新能源汽車主體結構件先進裝備制造項目等,均計劃投產。

        緊緊把握廣東高質量大發展的大局大勢,中山提出實現今年GDP增長6%,力促今年工業投資增長60%,推動500家企業數字化改造升級、提質增效目標。當前,中山力抓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動員全市干部群眾企業家同心拼經濟,合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 羅麗娟  通訊員 鄭龍駿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