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q3uk6"><source id="q3uk6"></source></strong>
  • <button id="q3uk6"><acronym id="q3uk6"><input id="q3uk6"></input></acronym></button> <dd id="q3uk6"><noscript id="q3uk6"></noscript></dd>
    <em id="q3uk6"></em>
    <tbody id="q3uk6"><center id="q3uk6"></center></tbody>
    <span id="q3uk6"></span>
  • <dd id="q3uk6"></dd>
    
    
    1. <rp id="q3uk6"><object id="q3uk6"><blockquote id="q3uk6"></blockquote></object></rp>

    2.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廣州分站 Guangzhou
      更多 +
      • 廣州簡稱“羊城”,是廣東省省會,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之一。具有2200多年歷史,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中國歷史最悠久且唯一從未關閉過的對外通商口岸;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譽;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42.14%;被聯合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獲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廣州總面積7434.40平方千米,2021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881.06萬人。

      • 2021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2.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5年年均增長6.1%。固定資產投資超8500億元,增長11.7%,年均增長10%。民營經濟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進出口總額均超萬億元,國有企業資產總額超5萬億元。

      • 2021年,廣州的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產業高端化加速邁進。全市形成6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集群、6個增加值超千億元的服務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30%。工業總產值突破兩萬億元;工業稅收(含海關代征)占全市比重超四成;工業投資邁上千億新臺階,技改投資超400億元。

      • 廣州有著持續迸發的創新活力。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掛牌運作,人類細胞譜系、冷泉生態系統列入國家專項規劃。國家、省重點實驗室增至21家和256家。在穗工作院士122人。廣州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撬動銀行發放企業貸款累計470億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預計達3.15%。成功創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專利、發明專利授權量比2016年增長2.8倍和2.1倍。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2400億元。累計獲國家級科技獎勵91項。

      • 目前,廣州正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與深圳攜手實現“雙核聯動、比翼雙飛”,牽引帶動全省發展。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為廣州特別是南沙的發展擘畫了新藍圖。

      • 廣州海陸空交通便利,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持續增強,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擁有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碼頭——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近年來,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南沙港區三期、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相繼投入使用,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提升到全球第四、第五位。高鐵班次、廣州南站客流量均居全國第一。

      • 廣州擁有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國家級樞紐機場之一——白云國際機場。2021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量達到4023.1萬人次,登頂全國第一位。

      • 廣州屬于丘陵地帶,背山面海,珠江及其眾多支流貫穿整個城市。廣州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四季長春,植被層次豐富,有“花城”美譽。

      • 廣州的“早茶文化”已成為城市名片。在廣州,走進茶樓嘆“一盅兩件”是老廣不可或缺的日常,也是傳承已久的嶺南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