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4日 來源:南方+
汽笛聲聲,班列轟鳴。
3月13日上午,一列滿載著110個標準集裝箱貨物的中歐班列從廣州國際港緩緩出發,駛向白俄羅斯明斯克。本趟班列運載的主要是珠三角企業生產的液晶電視機、數字液晶成套彩電散件等,貨重約349.93噸,貨值515.39萬美元,預計20天后抵達白俄羅斯明斯克。
古有絲綢之路駝鈴陣陣,今有“鋼鐵駝隊”馳騁不息。國鐵集團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開行中歐班列1.6萬列、發送16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充分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
近日,記者走訪位于白云區江高鎮的廣州國際港了解到,今年1—2月,廣物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共開行68列,同比增長183%,全力服務廣東“穩外貿”大局,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注入新動能。
海運空運恢復,中歐班列為何仍一艙難求?
從電子產品、工業原材料到服裝、家用電器……一趟趟中歐班列從廣州國際港鳴笛始發,一箱箱貨物送往俄羅斯、中亞、歐洲等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
“中歐班列比海運更快,比空運便宜,彌補了國際物流的運力空白?!睆V東廣物國際物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粵湘表示。
2020年開行111列,同比增長63%;2021年開行141列,同比增加27%;2022年開行356列,同比增長152%……疫情防控期間,在海運空運受阻的情況下,廣物中歐班列發揮人員接觸少的優勢,主動逆勢增開班列頻次,承接了大量海運、空運轉移貨源需求,為包括華為、美的、格力電器等知名企業在內的12000家外貿企業提供出口服務,維護了國際供應鏈的穩定。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廣物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今年至2月底,廣物中歐班列已開行68列,同比增長183%。開行列數連續三年增長率高于全國水平,開行列數全省第一。廣州地區開行中歐班列已由過去1個開行點拓展為現在的4個開行點,開行密度由過去一周兩列提升至現在的一天兩列。
如今,海港、空港的運力已逐漸恢復至常態化水平,中歐班列為何延續火爆,一艙難求
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中歐班列已培育了用戶習慣,大型直客和貨代企業對“鋼鐵駝隊”的高效穩定產生依賴?!坝绕涫菍\量規模和時效性都有要求比較高的貨物,客戶會更傾向走中歐班列?!睏罨浵娓嬖V記者。
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運營采購中心高級總監葉丹也表示,“從廣州到德國漢堡,海運快船一般要32天,中歐班列只需要18天到21天。廣東制造的智能手機、電視、廚房家電、通信系統元件等高科技產品價值高、更新速度快,中歐班列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就非常符合客戶的要求?!?/p>
另一方面,中歐班列從廣州開出,可以直接將貨物運輸到歐洲內陸城市,離客戶的市場終端更近,免去了從海港轉陸運的時間和成本?!坝绕涫茄巯聡H油價大漲,綠色環保的中歐班列,性價比優勢更明顯?!比~丹提到。
截至目前,廣物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870列,貨值約270億元人民幣,形成了“多線開行、多點集運、多式聯運”的集疏運網絡,實現東、中、西線路全覆蓋,滿洲里、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磨憨口岸全貫通,現有38去5回共43條開行線路。
值得一提的是,廣物中歐班列發運的貨物中,90%以上由珠三角企業生產、加工,成為推動“廣貨廣出”的金字招牌。
數字化站場,卡車一進一出僅需20分鐘
每天下午2點到凌晨4點,廣州國際港便進入作業高峰,火車裝卸車作業、集卡裝卸柜一片繁忙。
一輛輛集裝箱卡車(簡稱“集卡”)有序駛向裝卸作業區,各種顏色的集裝箱整齊地排列在廣闊的站場上。高大的龍門吊吸附起集裝箱,巨大的機械臂在空中旋轉,緩緩地將它們從卡車上吊起,最后穩穩落在列車上。
“這個站點很先進,一進一出真的非???,我們都愛來。以往去別的場,光是排隊進場都要十幾分鐘?!奔ㄋ緳C章先生告訴記者。
得益于由中鐵聯集開發的“數字堆場輔助支持生產系統”,一輛集卡從進入廣州國際港到完成裝卸,全流程僅需20分鐘,極大提高了作業效率。
集卡司機進站時前,要完成預約,通過與車站平臺信息比對,初步核實運單情況和貨物裝載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司機在智能大門掃描進站,設備彈出帶有箱號位置的信息小票,司機可以輕松找到提卸柜位置。
即便是最繁忙的時段,總占地面積約2598畝的廣州國際港,也只需20人在崗,相比起老式的集裝箱鐵路場站,人力需求減少了一半。中鐵聯集廣州中心站副總經理鐘祥智告訴記者,“廣州國際港不需要專門的工作人員去引導司機,依托自動化的信息系統,就能實現快提箱,準落箱?!?/p>
集裝箱作業區場站在引進吸收消化國內外先進鐵路場站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區域實際自主設計建設。鐘祥智表示,目前已投入建成2線束4條有效長各810米的集裝箱裝卸作業線,配備6臺現代化的專用集裝箱龍門吊設備與1臺正面吊設備,可同時進行4整列集裝箱班列的裝卸作業,使作業效率比其他貨場有顯著提升。
超級無水港,打造廣州“第三貨運樞紐”
2022年,廣州在極其困難的形勢下穩住了開放型經濟的基本盤,是消費、外貿、外資三大指標唯一都實現正增長的一線城市,背后離不開廣州強大的國際物流樞紐硬實力的支撐。
以廣物中歐班列為例,依托廣州國際港強大的吞吐能力,目前已開行了國際郵包班列、精品班列、跨境電商班列、直客拼箱班列、海鐵聯運班列、回程班列等,形成全省發運模式最豐富和班次最穩定的發運格局,為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了鏈通世界的重要物流通道。
白云區提出,今年重點打造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廣州白云站、廣州火車站、廣州國際港“四大樞紐”,把“樞紐流量”轉變為“經濟增量”。其中,廣州國際港將建設“國家商貿服務型樞紐”,打造20公頃的中歐班列融合創新產業園,引入國際商貿、智慧物流等產業,建設鏈接“一帶一路”沿線、暢通多元貿易的中歐班列融合創新產業園,服務全市高水平對外開放。
廣州國際港是全國18個鐵路一級集裝箱中心站之一,是目前廣東省唯一、華南最大的國家級鐵路貨運站場,將打造為廣州除空港、海港以外的“第三貨運樞紐”。
園區距離廣州白云機場約25公里,具備接駁空港的條件。同時,根據地方政府規劃,將在北部園區西端靠近白坭河附近的三角區塊打造千噸級通航功能的內河運輸港口。
交通物流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當前,廣州正著力打造“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的國際物流中心,圍繞空港、海港、陸港打造大樞紐,構建起立足粵港澳、輻射亞太、面向全球的綜合物流大通道。
從長遠規劃上看,廣州國際港還將接軌廣州南沙港深水碼頭,形成全國首個集合高鐵、公鐵、空鐵、水鐵、海鐵等多式聯運為一體的綜合性、全天候交通運輸樞紐,作為廣東省珠江東西兩岸的重要陸上國際貨運“雙子星”樞紐之一,對發揮陸上絲綢之路的外向服務功能,促進地區物流體系及經濟發展、進而帶動提升國民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ㄓ浾?譚超 攝影 梁鉅聰 剪輯 周鑫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