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q3uk6"><source id="q3uk6"></source></strong>
  • <button id="q3uk6"><acronym id="q3uk6"><input id="q3uk6"></input></acronym></button> <dd id="q3uk6"><noscript id="q3uk6"></noscript></dd>
    <em id="q3uk6"></em>
    <tbody id="q3uk6"><center id="q3uk6"></center></tbody>
    <span id="q3uk6"></span>
  • <dd id="q3uk6"></dd>
    
    
    1. <rp id="q3uk6"><object id="q3uk6"><blockquote id="q3uk6"></blockquote></object></rp>

    2.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城市 > 中山分站 > 最新動態

      深中通道中山大橋鋼橋面鋪裝完成

      2023年03月13日 來源:南方+

      [ ]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中山大橋,多臺攤鋪機、壓路機依次排開,隨著車輛縱橫往復,黑色瀝青路面徐徐鋪開。

        3月12日下午3點,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中山大橋鋼橋面鋪裝順利完成。當日鋪裝面積達22600平方米,再次刷新該項目創下的熱拌環氧瀝青鋼橋面鋪裝世界紀錄。

        累計攤鋪已突破15萬平方米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里。

        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15標項目部負責全線路面工程施工,重點包括伶仃洋大橋和中山大橋兩座重交通大跨徑主橋及其東西泄洪區引橋的鋼橋面鋪裝,其工程規模達約38萬平方米,相當于53個標準足球場,是同類型鋼橋面鋪裝工程的世界之最。

        1月19日,深中通道開始鋼橋面鋪裝,當天順利完成了中山大橋左幅鋼橋面鋪裝施工,單日鋪裝面積達到22300平方米,創造新的鋼橋面熱拌環氧瀝青鋪裝的世界紀錄。

        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15標項目部經理唐凌煒介紹,隨著中山大橋鋼橋面鋪裝完成,累計施工面積已突破15萬平方米,約占鋼橋面攤鋪總量的40%。

        智能設備助路面施工提質增效

        3月12日當天,項目投入拌和站、攤鋪機、壓路機、運輸車54臺(套),現場工人和管理人員240余人,保證生產、運輸、攤鋪、碾壓等各工序良好銜接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

        “除了施工體量大之外,鋼橋面板瀝青層施工要經受夏季高溫炙烤不變形,還要與下承鋼板有良好的追隨性,同時面臨著外海高溫、潮濕多雨等不利施工環境?!碧屏锜樈榻B,建設團隊為此研發了智能噴涂、智能涂刷等8套全新裝備,搭建了集動態視頻、北斗定位等于一體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全環節數字化、智能化,確保施工優質高效,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完工。

        S15標項目部總工程師毛濃平介紹:“為確保鋼橋面鋪裝的耐久性和減少早期病害,施工過程中我們嚴格做到防油控水,施工前細致排查每一處可能的污染源并及時處置?!?/p>

        中山大橋位處外海,天氣復雜多變,有效施工時間短,項目團隊與氣象臺緊密合作,由氣象臺在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每小時進行預報,動態掌握天氣變化趨勢,確保施工順利完成。

        “花園式拌和站”給力環保生產

        3月12日,中山大橋鋼橋面鋪裝完成之日,正逢植樹節。唐凌煒表示,建設團隊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環保綠色生產融入施工環節,打造了“花園式拌和站”。

        在拌和站內,培育了近17000平方米的綠植,兩座攪拌站安裝了水幕除塵洗滌塔和活性炭吸附設備。該設備可通過水沉淀和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對下料口放料時產生的煙霧進行清潔,高效完成站內除塵及廢氣處理,極大程度地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污染及廢氣排放污染。此外,鋼橋面鋪裝集料采取無塵化生產袋裝出庫,在運輸原材料過程中全面保證密封出庫,實現生產、運輸全程無塵化。

        目前,深中通道項目建設正朝著2024年建成通車的目標全力推進,路面工程已完成第一階段鋼橋面鋪裝施工,接下來將實施混凝土橋面普通瀝青砼鋪裝,伶仃洋大橋正開展鋼箱梁吊裝施工,海底沉管隧道已完成31個管節沉放安裝,正進行最后一個管節(含最終接頭)預制,東、西人工島穩步推進建設。

       ?。ㄓ浾?袁佩如 通訊員 粵交集宣 常大 程凱 陳文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