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2日 來源:南方日報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重要切入點,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緊跟部署、迅速落實。與省委全會間隔不到半個月的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上,肇慶提出,認真落實省委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策部署,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2月23日,肇慶召開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吹響奮進的號角。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肇慶將舉全市之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在新的更高起點再造一個新肇慶,為再造一個新廣東作出肇慶貢獻。
錨定“一三五十” 再造一個新肇慶
開年定調,擂鼓搶春。
開局起步之際,肇慶錨定“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目標任務,推進“百千萬工程”落深落實,制定“再造一個新肇慶”的發展藍圖。
再造一個新肇慶,必須推動經濟規模實現新躍升。肇慶始終聚焦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精力集中到拼經濟、抓產業、促發展上,一步一個腳印,加快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奮進5000億、實現翻一番,努力為再造一個新肇慶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再造一個新肇慶,必須推動質量結構實現新提升。肇慶東部板塊以28%的土地面積支撐起全市70%的經濟總量,而西部板塊72%的土地面積則僅貢獻30%的經濟總量。肇慶將全面貫徹“三新一高”要求,以推進“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優化一二三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升發展質量效益,推動東西板塊發展差距、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再造一個新肇慶,必須推動產業振興取得新突破。近年來,肇慶產業發展加快破局起勢,“主導+特色”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作為肇慶的“頭號產業”,小鵬汽車年產能達到20萬輛、年產量突破13萬輛,寧德時代、璞泰來、吉陽等項目相繼投產,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
聚焦產業,肇慶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強化招商引資和增資擴產“雙輪驅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雙輪驅動”,打造更多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更具實力的粵港澳大灣區西部制造新城。
再造一個新肇慶,必須推動園區建設邁上新臺階。當前,肇慶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快推進,省級工業園實現縣域全覆蓋。未來,肇慶將堅持“園區為母”,拓平臺、促升級、強特色、重效益,加快構建“1+1+N”園區格局,打造更多千億、百億園區。
再造一個新肇慶,必須推動城市建設打開新格局。肇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主體城市,不僅要有強的經濟實力,還要有好的城市形態。肇慶將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動城市空間優化和品質提升,加快佛肇一體化發展,全面融入廣州都市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新都市。
美好的藍圖,要在奮斗中變為現實。肇慶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實施意見,提出十項具體任務,包含壯大縣域經濟、提升縣域承載能力、強化鄉鎮聯城帶村功能、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縣域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綠美生態縣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城鄉綜合改革方方面面,明確了實現美好藍圖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在不遠的將來,一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新肇慶必將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構建“雁陣”之勢 壯大縣域經濟
再造一個新肇慶,必須抓住縣域這個關鍵。
今年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凝心聚力推動全省上下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形成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奮進態勢。當天,肇慶同步開展“筑巢”“引鳳”“投資”“興業”“融灣”“旺市”“安商”“育苗”“科創”“融金”十個主題的分組大討論,形成2023年肇慶經濟建設“十項行動”,這是推動全市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
只有縣域強起來,肇慶才能強起來。肇慶將加快縣域產業培育轉型,加快形成“雁陣式”縣域發展之勢。東部板塊堅持以大型產業集聚區為牽引,依托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等重大產業發展平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當好全市產業振興主引擎。加快推進產業園區提質擴容,全力引進一批“鏈主型”“造血型”的頭部企業,全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先進動力電池等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型儲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西部板塊圍繞“一縣一園一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循環經濟、裝配式建筑、綠色建材、機械制造等具有縣域特色的主導產業,著力打造生態發展新標桿。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水經濟等綠色低碳產業,推動廣寧浪江等風光儲一體化等重大能源投資項目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肇慶)綠色能源基地。
2023年開年,德慶貢柑全球熱賣,四會蘭花涌入線上線下花市,高要預制菜新品“爆品”頻出……產業興旺的背后,是越來越多懂農業、有技術、會管理、善運營的肇慶“新農人”在廣袤縣域創業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在產業培育轉型的同時,肇慶還將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把縣域打造成為連接工農、連接城鄉、城鄉融合的重要紐帶,打造成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兩工兩農”為突破 打造重點示范鎮
鄉鎮是連縣帶村的節點,對于肇慶而言,抓住鎮域就等于抓住關鍵題眼。
肇慶在全市過百個鄉鎮(街道)中,選定金利鎮、大沙鎮、下帥壯族瑤族鄉、沙浦鎮4個鄉鎮,以“兩工兩農”示范引領、以點帶面落實“百千萬工程”。
肇慶為金利鎮謀定了“到2030年基本建成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治理有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型城區”發展目標,出臺了《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如今,162平方公里的省級高新區金利高新區建設已全面拉開大幕,以園區一體化推動金利鎮“兩化融合”高質量發展。
與金利隔江相望的大沙,產業賦能鎮域發展的動作同樣迅速。與金利一樣,《肇慶市四會市大沙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量化清單,繪制“施工圖”,大沙也開啟“兩化融合”改革創新深耕之路。
“兩工”重“兩化融合”,“兩農”重特色打造。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民族特色風貌別具一格,民族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良好。肇慶提出要依托現有優勢,努力將該鄉打造成為全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
鼎湖區沙浦鎮坐山抱水,特色農產豐富,保留珠三角獨特的農耕、生態和人文文化,近年來其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上也呈現出新景象,沙浦鎮全域創建中國農業公園、打造農業現代化強鎮大有可為。
以“兩工兩農”為突破,鎮域改革創新活力持續迸發。接下來,肇慶各縣(市、區)將堅持示范帶動、每年打造若干個重點鎮、示范鎮,讓鎮街成為實實在在的作戰單元,在“百千萬工程”中起到“一子落、滿盤活”的撬動作用。
征程再啟,肇慶將“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一號工程”抓落實,更好統籌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扎實推進城鄉面貌改善提升,奮力再造一個新肇慶。
數讀
加快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奮進5000億元、實現翻一番
加快實現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動力和儲能電池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700億元,綠色建材產業穩步達到700億元以上
加快把精細化工、食品飲料打造成為500億元產業集群,把家具制造、生物醫藥打造成為300億元產業集群
加快培育壯大糧食、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南藥、預制菜、竹產業、微生物、油料花卉10個百億產業集群。力爭農林牧漁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加快實現中心城區超300萬人口
持續推動34個省級專業鎮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建成一批5億—10億元產業強鎮和億元強村
“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00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0萬個
火熱實踐
肇慶金利鎮:促工業化城鎮化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珠江西岸、廣佛之鄰,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內一派蓬勃發展景象。
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加速推進的在建工程,現代化的五金智造小鎮,緊鑼密鼓建設的廣東?。ㄕ貞c)大型產業集聚區金利起步區,集商住醫教于一體的灣區綜合體……這里是肇慶“向東看、向東趕”的橋頭堡,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地。
業內廣為流傳一句話:“不管是哪類五金產品,如果在金利都找不到,在其他地方就更別想找到了?!苯鹄麉R聚了5800多家從事五金產業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常住人口達20多萬,初步形成汽配、金屬加工、精細化工、新型建材4個產業體系。
作為肇慶“工業強鎮”“中國小五金之鄉”,金利鎮改革發展既有“喜人的成果”也有“成長的煩惱”。面對城鎮化相對落后、工業化亟須升級等掣肘,金利鎮到底該何去何從之時,省委提出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肇慶落實部署,出臺《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要“兩化融合”高質量發展,將金利建設成千億級產業大鎮、制造強鎮。
“金利鎮將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苯鹄傸h委負責人表示,金利鎮接下來將聚焦七大工程、26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加快構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治理有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型城區。
未來的金利將呈現出改革發展新氣象:千億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逐步挺起肇慶制造業“脊梁”;小五金產業告別傳統低端,走向現代化智造;產業園區內智能化、數字化工廠越來越多,4.0燈塔工廠將引領金利新型工業化走深走實;構建內聯外通交通體系,打通金利鎮域“動脈”同時推動佛肇一體化發展……金利將不僅是肇慶的金利,更將成為世界的金利。
以金利鎮為探索起點,肇慶全面推進“兩工兩農”4個鄉鎮示范建設,全力落實“百千萬工程”,走出一條具有肇慶特色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路子。
新的征程
用好關鍵一招
推進“富縣強鎮興村”
東南主要是平原,西北基本為山區,內外雙重不平衡不協調,“半珠半山”“半城半鄉”仍是肇慶最大的市情。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是時代給予肇慶的命題。
“百千萬工程”是肇慶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一體推進富縣強鎮興村的重大戰略機遇,是肇慶市解決內外雙重不平衡不協調突出矛盾的關鍵一招。當前,肇慶將此作為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一號工程”抓落實。
具體而言,實施富縣工程,肇慶將因地制宜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東部板塊將聚焦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城市功能品質,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以廣東?。ㄕ貞c)大型產業集聚區為引領的產業格局,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部制造新城,打造帶動全市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西部板塊則聚焦提升生態保障和綠色發展能力,科學布局“一縣一園區一主業”,著力打造成色更足的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生態屏障、后勁更強的生態發展新標桿。
實施強鎮工程,肇慶將充分發揮鄉鎮連接城市與農村的節點和紐帶作用,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加強與外市專業鎮聯動發展,積極承接珠三角核心區專業鎮產業有序轉移和優質資源要素外溢,為強鎮做強補足要素、擴大版圖。
實施興村工程,肇慶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山水萬程,步履不停;篤志前行,雖遠必達。
2023年,肇慶將建立健全主要工作機制和配套政策體系,形成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強大合力,實現“一年開局起步”。
到2025年,肇慶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縣域經濟發展加快,鎮的聯城帶村節點作用有效發揮,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實現“三年初見成效”。
到2027年,肇慶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縣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一批經濟強縣、經濟強鎮和美麗鄉村脫穎而出,市縣鎮三級新型城鎮化體系更加完善,實現“五年顯著變化”。
錨定目標、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經過接下來10年左右的賡續奮斗,肇慶新型城鎮化將基本實現,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基本改變,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十年根本改變”,把宏偉目標變成美好現實。
(記者 吳帆 王焌鑫 梁愛玲 廖通)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